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及诗意带拼音,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拼音版

 2023-10-20  阅读 426  评论 0

摘要:今天小编mail为大家分享的生活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拼音版,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2、这是一首送别诗。3、李白十分敬爱

今天小编mail为大家分享的生活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拼音版,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2、这是一首送别诗。

3、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

4、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5、编辑摘要 黄鹤楼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

6、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

7、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8、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原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

12、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13、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14、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15、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

16、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

17、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18、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这烟花美景将伴随友人一路直到扬州。

20、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

21、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

22、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

23、在十年后,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

24、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

25、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2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作者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27、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28、(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29、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30、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31、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32、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33、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34、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35、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36、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37、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38、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39、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40、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41、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42、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43、」(《调张籍》)。

44、有《李太白集》。

4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注释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46、 之:往,去。

47、 广陵:扬州的旧名。

48、 故人:老朋友。

49、 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50、 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51、 下:沿江顺流而下。

52、 尽:消失。

53、 唯见:只能见到。

54、 天际:天边。

5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译文 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

56、 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 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57、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赏析 【赏析一】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8、” 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

59、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

60、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

61、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62、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

63、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

64、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65、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

66、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67、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

68、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

69、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70、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71、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72、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73、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74、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

75、【赏析二】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

76、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

77、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

78、 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

79、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80、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

81、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

82、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83、 【赏析三】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8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85、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86、“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87、“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88、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89、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90、“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

91、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92、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

93、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94、“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95、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96、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

97、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98、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99、”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100、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10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2、”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103、“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104、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105、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106、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107、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

108、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

109、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110、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

111、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112、”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113、 【赏析四】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安陆(今湖北安陆)住了十年。

114、在这段时间内结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

115、孟浩然也是著名诗人,年龄比李白大,这时在诗坛上已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

116、诗中称孟浩然为“故人”,足见结交已久,是老朋友了,彼此感情深厚。

117、黄鹤楼的原址在现今武汉市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许多诗人在楼上留下了诗句。

118、广陵就是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一直被称为“扬一益二”(当时的都市繁华,是扬州第一,成都第二)。

119、江南地区的财富,通过运河,由扬州转运洛阳,再送到长安。

120、这里工商业都很发达。

121、题目中的“之”字,做动词用,是“去”的意思。

122、这时历史上称作“开元盛世”的年代,国力强盛,人情慷慨,所以在离别之时,虽然怅惘,却不悲伤。

123、诗的开头,说出了这个离别的事实。

124、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江东下,自然是向西北告别了黄鹤楼。

125、这样的句子,真是信手拈来,毫不雕琢。

126、第二句接得很好。

127、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

128、妙在“烟花三月”,这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重要的是表达了当时的心情。

129、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物。

130、江南的春天,风光明媚,一直为文人们所歌颂,梁代的丘迟在《与陈伯之书》里有这样动人的描写:“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131、孟浩然一路上所遇到的,也将是这样的景象。

132、而扬州呢?又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的名都,这是他所要去的地方。

133、试想,以江南三月烟花的时候,去扬州十里烟花的地方,一路上能不心旷神怡吗?别认为这两句诗在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去向,而透过字面,却深刻表达了内心的情绪。

134、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登舟启程了。

135、只见孤舟扬帆,破浪前进。

136、行人渐远,而送行的人依然伫立江边。

137、孤帆渐渐地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了,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去追赶行人。

138、李白很巧妙地表达了这种送别后的感情,像用电影的特写镜头照住帆影,逐渐前移。

139、到水天交接处,帆影没有了,于是长江浩浩荡荡流向天外。

140、这时候,观众和送行者会一样把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而整个画幅的苍茫空阔的感觉,自然又要袭上心头。

141、这样写景见情,寓情于景,做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使人读了以后,产生无穷的余韵。

142、古典诗歌,绝大多数的篇章不外乎写景抒情。

143、这二者在写作时虽很难截然分开,但只有高手才能融合得很巧妙。

144、景色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如果要想在诗歌中给以生命,使它具有长远的效果,那么在吸取这一景色时,不仅必须准确地表达,而且还要溶进强烈的感情,从而在鲜明的形象中,看出描写的深度。

145、李白在这首诗里,把送别的依依之情,以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就是这种方法的很好范例。

146、【赏析五】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为送别诗中的千古名篇。

147、写作者于黄鹤楼畔送友人孟浩然放舟东游,先设想三月烟花,江南春早,故人启程,继写孤帆影远,友人已去,江水自流。

148、一幅"大写意画"展现在眼前,别离之情,也就不写自露。

149、 李白一生交游最广,孟浩然长他12岁,忘年友情,诚挚笃厚。

150、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深情大呼:“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盛赞孟浩然弃轩冕冠服,卧云泉山林的高风亮节。

15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深深的敬慕之情。

15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奔放潇洒,充满画意诗情。

153、 “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天下胜景,原址在今湖北省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

154、相传黄鹤楼是仙人乘鹤飞升之处,是当时骚人墨客流连聚会之地。

155、崔颢著名的题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为黄鹤楼增添了情深思远的人文景色。

156、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157、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用清丽明快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158、因为此人,乃“风流天下闻”的当代名流孟浩然;此时,乃大唐开元盛世,绣户珠帘,百业兴旺,繁荣而又太平,千古难逢;此景,又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所去之地“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从黄鹤楼到扬州古城,大江上下,该有多少看不尽的风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神往。

159、开头这两句看似平淡的叙事,包含了李白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呀。

160、而此时,他又有多少话想对孟浩然倾述呀。

161、虽依依惜别,却没有一丝感伤的情调,完全摆脱了一般的写法。

162、 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孤帆远影碧空尽”,目送航船远去,孤帆渐淡,消隐在天水一色的蓝天碧水之间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163、极目远送,更显友谊深长;孤帆淡去,反衬深情更浓。

164、此刻,画面上帆影逝去,已空空无物了。

165、可是,恰恰是这片空白中,为诗人的思绪驰骋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166、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时的所见。

167、面对悠远无尽的江水,面对水天一色的远方,诗人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这滔滔江水之中,那远去的江帆之中,满溢着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无限的眷恋,让人感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悠远境界。

168、也许他在想:老朋友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他孤零零一个人,旅途中是否寂寞?但愿他一帆风顺,路上平安!这向着遥远的天边流去的滚滚江水,也正象征着他们的友情;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而他们之间的情意也是说不完的。

169、 这首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

170、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景中寓情,以景抒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171、正所谓“不见帆影,惟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

172、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

173、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

174、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175、 李白的诗,意境开阔,如来天外;李白的诗,感情奔放,直薄云霄。

176、这首送别诗,写景,大处落墨,笼天地于笔端;写情,豪情满纸,随江水而奔腾。

177、诗意飞动,自然流走,这是最典型的李白的风格。

178、 【赏析六】这是一首送别诗。

179、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180、李白从27岁到35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181、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182、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183、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184、因为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那么去的地方也就必然是在东面了,接着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既广陵,由武汉乘船到扬州是由长江下行所以说“下扬州”。

185、这句说孟浩然在阳春三月的时节去,那景如烟花的扬州。

186、扬州本来就以风景美丽而著称,特别是春天花木繁盛,景色艳丽,所以李白用烟花来形容孟浩然即将去到的地方,也多少透露了孟浩然对此行的羡慕之意。

187、以上两句写送别情况,还没有写离别之情。

188、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189、“,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过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

190、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191、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

192、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

193、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194、着首诗中的第三句,在宋朝人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中写成“孤帆远影碧山尽”,在陆游的《入蜀记》中,则写成“孤帆远映碧山尽”,并且竭力称赞他描写入微。

195、此后不同的版本往往就出现不同的写法,不过无论是何者,都不失为绝佳诗句。

19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97、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Luochuanren.Com洛川人-综合信息门户网站,涵盖生活常识、美食、创业、体育、旅游、家居、汽车、财经、互联网、科技、房产、教育等资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原文链接:http://www.luochuanren.com/113977.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3721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洛川人(luochuanren.com)陕西省洛川宣传信息展示网站,提房产,人才招聘,家居装饰,教育,论坛,贴吧,旅游,特产,二手车,美食,天气,娱乐,企业等资讯。
联系方式
电话:17898872021
地址:
Email:773537036@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洛川人 Inc. 【测试站】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洛川人

陕ICP备2022013085号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17898872021

    电子邮件

    773537036@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