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mail为大家分享的生活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研究生有什么区别,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有什么区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区别一、【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的区别】培养方向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2、▽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3、招生条件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4、△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5、▽ 国家09年新增的一月份统考的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并不要求工作经验,招生条件跟原来的学术型硕士一样,应届生可以报考。
6、招生考试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7、△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国家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8、GCT在职硕士是参加10月份的联考,全日制专业硕士跟原来全日制学术型硕士考试时间一样,都是每年一月份初试。
9、入学难度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10、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
11、北大、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以及微电子、信息科学、生物医药、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
12、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13、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14、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15、△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自行选择。
16、这两大国家级别考试的专业考试,是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17、不同专业的入学难度各不相同,热门专业相对难一些。
18、例如,2004年上海复旦、交大、财大三所高校MBA的录取比例在6:1左右;2004年全国法律硕士录取率则不到10%。
19、此外,"联考"和"统考"的难度也不一样,由于"统考"考生远多于"联考"考生,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自然也大。
20、不过,"联考"的考试虽容易,但录取时更看重申请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21、▽全日制专业型硕士09年第一次招生,与学术型同时考试,同一张试卷,同一个国家线 培养方式方式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学习。
22、一般为2-3年。
23、△ GCT在职专业硕士: 半脱产,学制2-3年。
24、▽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学习费用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25、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26、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27、△ GCT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
28、例如,MBA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万元。
29、专业硕士学位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0、▽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31、文凭颁发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32、△ 大多数GCT专业硕士只授予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33、但也有例外,例如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就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34、▽ 全日制专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
35、认可度不同▽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
36、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
37、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
38、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39、△ GCT在职专业硕士:认可度跟普通硕士有差异,由于只有学位证书而没有学历证书,以往的社会认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可度有差别,根本原因是学历一栏只能填"本科"。
40、然而最近以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位的含金量,近年来认可度慢慢上升。
41、▽全日制专业型硕士:09年教育部才新增的硕士研究生,还没有毕业生,认可度尚受考验。
42、不过有国家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不错。
4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有38种,不断的扩展和完善。
44、学术型学位分类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13大类下面再分为111个一级学科,111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64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45、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
46、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7、学术型研究生相关 相关内容为学术型研究生的考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学费、学术型研究生的优点与缺点等。
48、 学术研究生的教育: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49、 普通硕士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的硕士生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
50、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51、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52、 学术型研究生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的代表。
53、据统计,2005年研究生考试考生人数为117万,招生人数只有32万,录取比例为3.7:1。
54、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由于报考者众多,录取率更低。
55、据了解,一些名校热门专业的录取比例甚至为70:1。
56、而一些二流学校的冷门专业却年年招不满。
57、因此,入学难度取决于考生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58、学术研究生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学术型研究生接收的硕士教育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
59、所有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均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比较高。
60、 劣势:相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充足,然而在在实践与应用能力方面较为欠缺。
61、学术型研究生常常有理论过多,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存在。
62、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
63、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64、目前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工程硕士(ME)、法律硕士(J.M)、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艺术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等。
65、简介 专业型硕士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66、 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67、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68、 由于2009年以前的学术型硕士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是学术型的课程但是大部分却是不读博士出去找工作,大部分的单位都反映学术型硕士专业技能太差,又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型项目其实只能由博士来做,而所谓的学术型硕士根本没有什么学术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也弱。
69、教育部觉得形势严峻,作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势,并且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7:3,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强的应用型硕士,而学术型硕士专门供给打算继续读博士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
70、学位种类 专业学位种类。
71、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专业硕士发展迅速,招生比例和招生专业都有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已经设置了39种专业硕士。
72、预计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将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以上,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学位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
Luochuanren.Com洛川人-综合信息门户网站,涵盖生活常识、美食、创业、体育、旅游、家居、汽车、财经、互联网、科技、房产、教育等资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17898872021
电子邮件
773537036@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